找到相关内容44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学的文本阐释与诗意接受

    。所以,走出禅学文本本身也是一门学问。通观《禅学三书》的基点,作者广涉群经,佛语掌故熟记于胸,运用自如。与一般的禅学研究专著不同的是,作者没有泛论某一禅宗哲理或掂出某一禅语来印证某一现象,他用严谨务实...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2142635.html
  • 胡适的朱熹研究*

    禅语,如:“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等。朱熹大概是说这些禅语所表达的意思,与理学所说的“天理”相似。因此朱熹评论说:“看他是甚么样的见识!今区区小儒怎生出得他手,宜其为他挥下也。”(《语类》卷一百二十六)又,胡适第十三小节所摘录的朱熹与吴寿昌谈禅的语录,说明朱熹对禅语相当熟悉,有时也可用禅语与...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342651.html
  • 文字禅的产生原因

    这样修改了的《灯录》,由于删去了禅僧史传的大部,变成了主要是禅师的语录集锦,从而失去了历史感;压缩了禅宗的信仰和神异,着重于机锋禅理,削弱了禅宗的宗教性;对禅语加强文字润色,显得文采飞扬,失去了它们在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2352669.html
  •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陈 兵  以简要直捷的瑜伽实践法门总摄了佛教禅学乃至全部佛学精髓的南禅,因适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自中唐以来,风靡于社会,成为中土佛教的主流、代表。一时间,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农夫村妇,谈禅说悟,蔚然成风。儒门人士,更纷纷被禅宗所网罗,或参叩禅师,或钻研禅语佛经,甚或如丹霞天然之削发去做禅师,从选官场入选佛场。儒士学禅的结果,不能不把禅的血液输入衰弱僵硬的儒学肌体,使其重振...

    陈 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3453663.html
  • 参悟

    山无水何愁人?”   我未能真正参透这些禅语,但更读懂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二)菩提无处不在   哲人认为“大智大慧”亦名为“般若”、“菩提”,是“能所双泯、断常不二、空有无住”的。...

    樟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11653761.html
  • 援密入禅

    援密入禅  在三峰宗禅法中,“援密入禅”是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进入元代,朝廷以密宗为官方佛教。明朝上承元代,元以来流行密宗的风气,也影响到三峰宗人。汉月就作过《于密渗施食旨概》与《修习瑜珈集要施食坛仪》两部关于密宗修习仪轨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汉月还把密教内容引入他的禅法中来,他认为:  诸所祈求,皆从秘密一句禅语流出,五家宗旨,无量法门,百千妙义,靡所不具。此持咒即禅、即观、即密、即显之旨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41758127.html
  • 楞伽禅以外的其他禅法

    回答,辞旨隐没难解,极似后来禅宗的禅语,怪不得禅宗非常推崇宝志了。   圭峰宗密把宝志的禅法归入“降其迹而适性,一时间警策群迷”(《禅源诸诠集都序》卷四)一类。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3658868.html
  • 赵州祖庭柏林寺

    利生,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他的语录如今在日本禅寺仍被定为僧人的必读课本,柏林禅寺也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座重要祖庭。这位赵州禅师以禅机活泼而著称,他有两句日用禅语:“平常心是道”、“本份事接人”。...

    圣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4363385.html
  • 禅公案评说----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六至十)

    禅公案评说----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六至十)   《林间的禅语》  禅公案评说  评南阳忠国师禅法(六)  即境即心,非境非心,石狮子是什么?如何就此下一转语?且看:  肃宗到,师指石师子云:“陛下,这石狮子奇特下取一转语。”  帝曰:“朕下语不得,请师下语。”  师曰:“山僧罪过。”  后耽源问:“皇帝还会么?”  师曰:“皇帝会且致,你作么生会”  玄沙备云:“大小国师被侍者勘破。”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2165960.html
  •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奇的日常生活,无二无碍。生活不再是单调无趣的,佛法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玄想,就在日用平常的当下,体现深广无限的法性、法界、法身。禅语中“平常心是道。”正是此意!   开车在路上...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5869129.html